MBA考试网(文缘教育)
什么是MBA?

既然决定考试读研,总不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学的是个什么吧?其实社会上这几年MBA对于在职的工作者比较火爆,一来名字听着挺洋气,二来属于专业硕士,在职的人员也可以考。

工商管理硕士,全称为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英文名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该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MBA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MBA的招生要求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或专科毕业五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

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说白了,职场人士愿意考这个,一个是很多人可能本专业发展受限,所以想开辟一个新的专业,使自己成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加上MBA强调工作经验,所以特别适合在职人士。

当前我国管理类专业硕士有以下7种,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审计硕士MAud。

之所以把这7个专业,都称为MBA的“兄弟姐妹”,原因在于这7个专业都同考两个科目:管理类联考和考研英语。所以跟我一起学习的很多人,他们考的可能不是MBA,但是我们参加考试的科目是一样的,备考方式也是一样的。

MBA 学位起源于美国,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古董”,是我国最早的专业学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心也将从过去“以学术为主”转向“以应用为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出现,使得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

MBA起初诞生于美国,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获得MBA学位的人曾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

据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的事实,是对MBA教育的成功业绩的最好说明。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

1966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开设为期两年的MBA课程,成为亚洲区第一所提供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的商学院。

中国的MBA教育起步很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80年代开始学习和引进美国的MBA教育,在1988年,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院长、教授与教育部、学位办的领导在清华大学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讨论在我国开展 MBA 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关政策。

1990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设立MBA学位并试办MBA教育,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9所国内高校开展MBA教育试点工作,此后,中国内地陆续批准了更多的院校为MBA教育培养单位。目前共计229所院校开设MBA项目,项目总数超过500个。

1994年10月,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1997年,在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下,中国开始了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的在职MBA学位招生,并实施了MBA入学全国联考。

2015年,取消了在职人员攻读MBA入学考试(十月联考),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末,考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和考研英语2)。2016年,取消了EMBA自主招生,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同年,明确规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均可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也就是在职获得的也是大家说的双证)。2019年,教育部又规定了非全日制考生必须是定向就业,这是啥意思?通俗点说,就是你想上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必须是有工作的在职人员。以前是不管你有没有工作都可以考,现在不行了,你必须得有单位,才给你上!可能这也是为了体现非全日制是专门为在职人员设立的学位吧!

考研心得